【跨界融合】互联网的融合之路

【跨界融合】互联网的融合之路-冒泡网
【跨界融合】互联网的融合之路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588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战略管理培训课程视频讲座简介:

 【跨界融合】互联网的融合之路

在互联网的野蛮丛林里,并购是最残酷的战争。不过,并购之后的公司跨界融合问题,又是另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持久战,究竟该如何系统处理好这个问题?

本次课程中,他将详细剖析UC、高德地图、优酷土豆与阿里巴巴的融合案例,并分享自己从互联网跨入传统汽车行业后经历的深度思考,为你呈现真实接地气的跨界融合思维方法论,欢迎你来。

1. 好的创业者一定要有商人的调调和商人的味道,如果没有商业的气息,想把一家创业的公司做得非常大和好,非常困难。
2.同业融合,如果两个创始人互相不足够认同,我觉得最好的方式是,主创始人应该尽快把另外一边的创始人,用一种方式把他剥离开来。
3.互联网×互联网公司的融合,最核心的三句话,一颗心、一张图、一场仗。
4.互联网中大型公司的融合,难度会远远超过你最开始认为的。一般来说,我们认为要一年的,可能要花三年,两年的可能要花三到四年。
5. 未来,互联网就是一个传统行业。今天我们这一群认为有互联网思维的人,如果不去跟现在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行业进行充分的融合,再过十到二十年,我们就会被淘汰。
6. 互联网的思维是体验跟极致,但制造行业领域的思维是追求平衡,要在平衡的里面,把体验跟极致做好。
7. 任何公司的跨界融合,老大们一定要冲到一线去做超级产品经理。
8.超级产品经理一定是非常喜欢学习的人,所以一定要设计一个体制,我说的可能是错的,他们要敢反驳。反驳之后我可能有30%收回,40%修改,30%最后落地,那就是最好的。
9.我以前创业的时候,招人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就是招性价比很高的人,当公司一旦快速成长,坑变大了,但萝卜没有长大,你拔萝卜出来,他还有意见,而你把这个坑里面插一个萝卜进去,两个萝卜都有意见。
所以,我现在基本的逻辑就是,尽量都招更大的萝卜,在一个小的坑里面, 然后我告诉他,这个坑很快变大,你不成长,这个坑会比你这个萝还要大。
10.创业者,要能够从未来看现在。一步步地分解,把今天的每一步走踏实、走稳重,不光只做一点,而是要把一个线一个面做好。

本次课程中,老师分享了三种不同的融合。并着重分析了由于所处业态不同,导致的互联网思维与传统制造业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不同思维方式在融合中的碰撞。
您目前从事或曾经从事过相关行业吗?老师分享的思维方式是否让您产生共鸣?您是否有相关的跨行业思维碰撞的趣事。欢迎你与我们一起分享。
解析:
1、互联网思维 vs. 互联网+制造业思维:体验和极致 vs. 平衡的艺术。
由于互联网产品的实现,跳过了传统制造业所必须的供应链制造环节,因此从idea→demo→release,是产品体验越来越好的过程。传统制造业则受制于供应链和客观现实,成品实现相对于设计往往会打折扣。
2、互联网思维 vs. 互联网+制造业思维:快速迭代 vs. 硬件稳定迭代&设计软件迭代平台。
由于互联网行业跳过了传统制造业所必须的供应链制造环节,因此可以做到快速迭代。而传统制造业受制于供应链,在硬件方面需要稳定迭代。同时,小鹏老师也建议找到属于自己的快速迭代方式,如建立模拟平台、3D打印等。
3、互联网思维 vs. 互联网+制造业思维:颠覆 vs. 尊重。
老师认为,互联网的出现与兴起,本身就是个颠覆的产物并具备颠覆的属性。而当处于传统制造业时,则必须要尊重这个产业本身的逻辑和客观现实。
4、制造业思维 vs. 互联网+制造业思维:模块化管理 vs. 超级产品经理。
老师认为互联网产业的优势角色——产品经理一职可以嫁接应用到传统制造业,在一条龙生产线的首末端以统筹全局的超级产品经理作为闭环,将原本的模块化管理高效的结合和平衡在一起。
5、制造业思维 vs. 互联网+制造业思维:效率 vs. 有差异的效率。
老师认为,互联网行业因为在达到规模化后可以一方面实现边际成本递减;另一方面做到品牌和收入增强,因此并不十分控制成本。而制造业在每一个环节的成本都是显性的且不会因为规模化而大幅降低,所以需要控制成本、追求效率。
6、制造业思维 vs. 互联网+制造业思维:销售导向 vs. 销售+运营。
老师认为,互联网行业的收入方式,是典型的“羊毛出在猪身上”,因此并未对产品本身做出极强的销售要求。相比之下,传统制造业,则需要极强的销售导向和驱动。
 

感谢您的来访,获取更多精彩文章请收藏本站。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